首页/ 本地动态/ 南通市
南通海安:移风易俗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来源:海安市信用办 发布时间:2024/03/25 字体:[ ]

乡村之美,美在文明。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市大公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深化移风易俗为抓手,以提升村民精神面貌为重点,实施“邻里连心”项目,深化“实践促新风、文化润人心、德育树新人”的治理模式,绘就和美大公新图景。

一、实践提质效,文明新风拂面来

“邻里间、和为贵,相互帮、不添乱……”近日,在大公镇凌东村德润广场文化墙边,一位村民指着上面的《村规民约》一句一句读给孩子听。“村规民约修订了,我们的村民都十分支持,不管是减轻老百姓的人情负担,还是美化人居环境,都和村民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有助于形成文明村风。”凌东村党总支书记王资呈说。

“不能让文明实践‘空对空’,更不能让文明新风成为‘一阵风’。”为让村民的文明行为成为习惯、成为共识,仲洋村推行“法润仲洋”微积分管理,激发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成“自家事”。

“骑电瓶车一定要戴好头盔……”“吃不完打包、杜绝浪费……”大公镇志愿者变身“宣讲员”走街入户,围绕绿色生活、文明用餐反对餐饮浪费、文明交通文明出行、勤俭家风等内容进行宣传。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1800余份,签订倡议书300余份,让群众成为移风易俗的主动参与者和传播者。

二、文化入乡风,春风化雨润人心

“婚丧喜事大操大办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容易助长奢靡之风……”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微宣讲”正在贲巷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上演,吸引了不少村民。

“镇上举办的集体祝寿真有意思啊,还有精彩的文艺表演可以观看,明年70岁我也不大办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喜事新办!”王院村村民周爷爷笑着说道。在大公镇,随着移风易俗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简办酒席已经成为新风尚。

一直以来,大公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整合资源,成立“田大嫂”乡风文明志愿服务队,突出宣传移风易俗事例,将宣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院落小店,自编自导自演《田大嫂说扫黄打非》、快板《我说村规民约》、情景剧《彩礼小风波》、道情《爷爷的剪纸》等一系列接地气的原创文艺节目送到群众身边,把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的实例,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是将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传递到每个村民心中,让广大群众在共享共乐中移风易俗。

三、德治谱新篇,文明花开满庭芳

“这样好的儿媳世上找不到,要不是她,我早就走咯!”韩德兰的婆婆发自内心地感慨道。在群益村,韩德兰27年如一日,不离不弃、悉心照顾前公婆的事迹被广为称赞,韩德兰获评“海安好人”。

为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大公镇常态化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探索通过“爱心超市”积分兑换予以奖励。此外,还创新方法路径,打造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宣传活动,通过精神奖励和村规民约奖优罚劣,给农村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戴上“紧箍咒”,为乡风文明树立正确“风向标”。

移风易俗是一项长期工作,治理陈规陋习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大公镇党委书记金山存表示,下一步,大公镇将围绕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切实为村民群众减负担解难题,助推和美乡村焕发新气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