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联合奖惩专题/ 新闻动态
“信用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引活水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1/10 字体:[ ]

2018年以来,安徽省淮北市抢抓“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机遇,上下联动,大力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把党建成果转化为信用村建设成果。随之,以信用村建设为抓手,提升农户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将金融“活水”引入农村,探索出一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在淮北市,党建引领贯穿信用村建设始终,充分发挥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作用。为了让更多农户了解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淮北市依托农村开放式党校、“e学习”远教联播平台宣讲相关政策,增强群众对信用村建设的认同感,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镇村党组织发挥人缘、地缘优势,带领金融机构人员入户采集农户信息,确保农户信息真实可靠。成立由镇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理事会成员组成的乡风文明评议小组,创新“村民组双向评—评议小组二审评—公示复议逐户签字”的“三步走”工作法,确保评议过程公平公正。

  淮北举全市之力,形成“党委牵头、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群团助力”的工作格局,变银行“单打独斗”为多部门“握指成拳”。建立由组织、农业、金融、数据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一周一调度、一月一例会,协调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联合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等成立政银共建工作协调小组,定期交流项目、信息,及时监测资金使用情况;按照“1+N+1”模式,建立由淮北市数据资源局牵头、多家部门参与、科大讯飞提供技术支持的数据共享机制,不断优化数据整合;妇联、共青团、农业部门、淮北农商银行积极行动,开展“巾帼助力信用村建设”“青年创新创业行动”,选派指导农业产业发展专干,派驻试点村挂职金融村官,将服务前移到乡村、产业和农户。

  截至2019年11月底,淮北市省级试点的11个村已完成信息采集、信用户评定、信用村评定等工作,共采集8463户农户、67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11个村均被评为信用村。

  淮北市杜集区双楼村党总支书记徐亲振说:“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既解决了农民想干事没有钱的困难,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又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据悉,双楼村获评淮北市首家信用村以来,涉农商业银行先后对400多户信用户进行授信,为农户带来直接收益。同时,村特色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仅以双楼大棚果蔬产业基地为例,双楼村蔬菜合作社种植温室大棚450亩,露地蔬菜水果3000余亩,直接带动就业1100多人。基地种植的“普罗旺斯”番茄、吊瓜等果蔬畅销各大商超。

  截至2019年11月底,双楼村蔬菜合作社累计销售额达760多万元,实现盈利370多万元。杜集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650多万元,同比增长逾72%。

  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不但疏通了金融资源流向农村的新渠道,而且促进了乡风文明,优化了乡村治理。

  借助信用村建设的有利时机,以信用户、信用村创建为载体,淮北市在细化测评指标、优化分值设置上下功夫,将农户平时对秸秆禁烧、脱贫攻坚、环境整治、拆迁控违等重点工作中的表现作为测评依据,引导农民增强维护自身良好信用记录的意识,不断净化农村信用环境,构建一户影响一村、信用和金融资源成本相挂钩的“信用即荣誉、即资源”的社会氛围。

  同时,淮北市坚持把抓结合、树典型贯穿信用村建设始终,大力弘扬“诚实、厚道、守信、担当”的诚信文化理念,将个人和家庭信用情况纳入衡量村干部人选资格条件的重要考虑因素,作为发展党员的初步考察内容,作为各类评先评优重要参考依据,引导群众向上向善、重义守信,促进乡村有效治理。

信用村的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得到加强,农村矛盾得到有效化解,民风状况得到显著净化。

信息来源:中国信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