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信用
信用修复,助企“诚”风再起航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24/10/15 字体:[ ]

“非常感谢你们,手把手指导我们完成了信用修复,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前不久,南通某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先生十分激动,对通州生态环境局“一站式”服务点赞。

虽然前期生态环境部门已向其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和信用修复指南,明确了企业开展信用修复的相关条件和程序,但企业因缺乏相关专职人员,对信用修复事宜仍存疑问,贷款业务也因此受阻,严重制约企业发展。为帮助企业快速消除失信影响,通州生态环境局不仅安排专人现场指导企业进行材料填写、盖章、上传等修复工作,还主动对接通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帮助企业消除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的环保行政处罚失信记录。

作为全国首批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试点工作的城市之一,2001年起,我市积极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完善工作机制,拓展工作范围,持续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好社会氛围。目前,全市共有26800余家涉及环保信用评价的企事业单位,总量居全省前四。面对如此庞大的监管对象,近年来,我市充分应用以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为核心的信用奖惩机制,在生态环境领域逐步建立起“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的监管格局,推动监管更加精准高效。

目前,全省建立了环保领域“绿蓝黄红黑”五色等级制度,其中黑色为严重失信企业。企业受到行政处罚后,失信记录将归集至江苏企事业环保信用评价系统、信用中国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无论对企业形象还是后续生产经营、银行信贷和政府采购资格等,都会造成实质性影响。“因去年出现了环境违法行为,我们被列为环保信用黑色企业,半年内多支付了11万余元电费,教训十分深刻,也坚定了我们整改的决心。目前,经过信用修复,我们的信用等级已经恢复为蓝色。”海安某墙材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环境信用修复就是一种补救渠道,根据各平台不同的修复方式和要求,市生态环境局统一编制信用信息修复指南,与处罚决定书同步送达企业。同时,定期开展现场审查,发现符合修复条件的,当即指导企业填报修复申请材料;对未满足修复条件的企业,开展主动帮扶,督促企业纠正失信行为。2023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先后协助900余家企业在信用中国等平台完成信用修复工作,全市环保信用绿色等级企业236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今年9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在规范信用评价方面提出进一步要求,如推广环保信用承诺制度,健全企业环保信用修复制度等。”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鼓励诚信与惩戒失信并重,充分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水平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